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暗月小说网 > 其他类型 > 在大明当皇子,开局劝太子篡位

在大明当皇子,开局劝太子篡位

朱标 著

其他类型连载

“宋先生,可否耽误您一些时间?”朱樉又问。“自无不可!”宋濂很给面子。“谢宋先生。”朱樉微微一笑,然后看向朱橚三人。

主角:朱樉朱标   更新:2023-04-12 22:46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樉朱标的其他类型小说《在大明当皇子,开局劝太子篡位》,由网络作家“朱标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“宋先生,可否耽误您一些时间?”朱樉又问。“自无不可!”宋濂很给面子。“谢宋先生。”朱樉微微一笑,然后看向朱橚三人。

《在大明当皇子,开局劝太子篡位》精彩片段

大本堂。

宋濂看了看不说话的朱标,又看了看朱樉,再次开口:“太子殿下,秦王殿下,若没有事,老臣便要为几位皇子授课了。”

“宋先生,本王来此,就是为了几位弟弟的课业问题。”朱樉当即开口。

一旁的朱橚闻言,眼睛一亮,旋即朝旁边的朱桢和朱榑炸了眨眼。

看见没有,我就说二哥会来的。

后者二人的眼神中也是浮现期待之色,四书五经他们早就不想学了,可他们又没有什么办法。

“宋先生,可否耽误您一些时间?”朱樉又问。

“自无不可!”宋濂很给面子。

“谢宋先生。”朱樉微微一笑,然后看向朱橚三人。

“老五、老六、老七,你们几个先回去吧,巳时(上午九点)再过来。”

三人没有第一时间动,而是看向了宋濂。

后者微微点头。

见此,朱橚三人面露欣喜之色,朝着宋濂行了学生礼之后,便赶紧离开了大本堂。

他们现在困得要死,迫不及待的想回去补觉。

“宋先生,请坐!”

“秦王殿下,您有什么话,现在可以说了。”宋濂已经一把老骨头了,便顺势坐了下来。

“宋先生,我觉得您的教学方法需要改一改了。”朱樉直言道。

“殿下这是何意?”

“老臣当年也是这样教太子殿下和您的。”宋濂心中对朱樉质疑自己的教学方法感到不满。

“宋先生,当年本王只不过是一孩童,还没有资格提出质疑。”朱樉道。

“那殿下的意思,您现在有资格了?”宋濂道。

“还真是!”朱樉毫不客气的点点头。

后世的教学方法比如今的科学多了,他当然有资格质疑。

宋濂愣了一下,显然也是没想到朱樉会这么“直”。

“那老臣洗耳恭听!”宋濂倒想听听他这个学生能说出什么来。

“那本王便得罪了。”朱樉点点头。

他身旁的朱标闻言,有些担忧的看着宋濂,心中已然做好了待会儿宋濂被气倒,让人传太医的准备。

“其实在本王看来,宋先生规定的学习时间就有问题。”

“巳时到午时(十一点结束,中午有一个时辰休息时间)学习,未时(13点)到酉时(17点到19点结束)。”

“一天十二个时辰,其中有六个时辰都在学习,您不觉得,以他们的年纪,压力太大了吗?”朱樉直言道。

“秦王殿下,作为皇子,这点苦是必须吃的。”宋濂反驳。

“这个我可以理解。”朱樉点点头,表示认同,身为皇子,一出生就是荣华富贵,自然也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。

“既然殿下能理解,那就说明老臣的规定没有问题。”宋濂道。

“不不不,宋先生不要误会,本王虽然理解,但并不认同。”朱樉赶紧摇摇头。

“那秦王殿下是何意?”

“本王的几位弟弟,还在长身体的阶段,如果没有充足的睡眠,是会影响到身体健康的。”

“在本王看来,他们每天需要睡够五个时辰(十个小时),才能有充足的精力来学习。”

“上午学习一个半时辰,下午学习两个半时辰,一天四个时辰,如此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。”

“像现在这样,每天早早起床学习,且不说其他,睡都没睡醒,怎么能学的进去呢?”

“就比如现在的诸位朝臣,处理政务的效率,宋先生觉得和以前相比,有何区别?”说着,朱樉又问了宋濂一个问题。

后者想了想这段时间朝廷的变化,回答道:“诸位同僚每天更加精神了,朝廷的政令,相比于之前也更加通达。”

“看,这就是合理的方法。”朱樉摊摊手。

“父皇以前定下的许多制度,都是极为不合理的,这也许在他看来是正常的,但他没有换位思考过,不是人人都能和他一样,每天只睡两三个时辰就有满满的精力,数年如一日的勤于政事。”

“毕竟,几千年才出了父皇这么一位大帝。”朱樉缓缓说道。

宋濂微微点头,在他的心中,老朱确实是一位明君。

“所以,他用对自己的要求,来要求臣子,就是不合理的。”

朱樉还在说着,根本没有注意到大本堂外面有人在偷听。

“你别吵,咱倒要听听,这小子嘴里还能说出些什么。”老朱瞪了一眼身旁的老太监。

这段时间,他每天都要来看看儿子们的学习情况,只是今天在来的时候,遇到了回住处的朱橚三人,一问才知道,朱樉和朱标来这里了。

刚来就听到朱樉夸他的话。

“看来在这小子心里,咱也不是那么不堪嘛!”老朱心里美滋滋的想着。

身旁的老太监很有眼力见,朝着老朱躬身行了一礼,然后慢慢退后,打算拦住过往的人不让别人打扰到老朱。

大本堂内。

朱樉继续开口:“同样的道理,宋先生以这般严格的规矩,要求我那几个弟弟,也是不合理的。”

“宋先生幼时便聪敏好学,更有‘神童’之称,而我的那几个弟弟,不过是普通人,自是做不到宋先生那般的。”

朱樉还记得当初学过的《送东阳马生序》,文中宋濂介绍了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。

可惜这篇赠序是洪武十一年写的,现在不过洪武七年。

不然朱樉刚刚就说出来了。

听到朱樉的话,宋濂下意识的点头,他当初确实非常好学。(具体请看《送东阳马生序》)

“所以,想要让我那几个弟弟,学到更多的知识,合理的作息和方法必不可少。”

朱樉见此,继续道。

“秦王殿下,老臣承认您说的有道理。”既然朝臣已经证明了合理的作息可以提升工作学习的效率,那他也没什么好反驳的。

“宋先生能够认同,那便好。”朱樉含笑点头。

“以后,便按照一天四个时辰来教学,另,每学习五天,便休息两天。”

“劳逸结合,方为最合理的方法。”

“当然,休息的这两天,也不是让他们去玩,作业还是要布置的,不能让他们觉得,休息天就不用学习了。”

宋濂想了一下现在朝臣们的休沐制度,也点了点头。

“此法,可行!”

……

……



大本堂。

“宋先生,作息和休沐制度咱们商量好了,那接下来,咱们是不是该商量一下教学内容了?”朱樉认真的看着宋濂。

后者微微一愣,心中顿时涌起一股不好的预感。

这段时间朱樉在朝堂上的所作所为,让他有点看不透这位学生。

他定了定神,缓缓开口:“殿下请讲!”

“我想让先生暂停教授四书五经。”朱樉深吸一口气,盯着宋濂。

他知道这句话可能会让宋濂承受不住,毕竟宋濂乃当世大儒,差不多一辈子都贡献给了儒家。

让他忽然放弃教授儒家学说,这比杀了他还难受。

“殿,殿下!”宋濂双眸猛地睁大,死死的盯着朱樉,此刻的他,已经顾不上什么君臣之义了。

他很清楚不教授皇子们四书五经会是什么后果。

一旦传出去,天下士子一片哗然,不可避免的会对儒家产生质疑。

毕竟,连皇室都不学儒家的学说了,那我们还学这些有啥用?

科举吗?

没看到现在连下九流的算学都加入科举了吗?

指不定什么时候儒家学说就会从科举中取消。

我等读书人还读什么圣贤书?

越是聪明的人越会联想。

这个时代的童生、秀才、举人他们不是聪明人吗?

当然是!

所以,一旦舆论发酵,儒家的读书人们,必然会进行剧烈反扑。

而作为始作俑者的秦王,也会被天下读书人口诛笔伐。

因为,这是在颠覆儒家的根基啊!

“你可知,你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?”宋濂看着朱樉的眼睛。

“先生是不是想多了?”朱樉忽然笑了出来。

“我的弟弟们,以后都是藩王,领军打仗,治理封地,都是他们必须会的。”

朱樉当然不会告诉宋濂他的目的是改革教育,颠覆如今的教育体系。

他还没有做好准备,毕竟,儒家的背后,还有两座大山,孔圣后人和朱熹后人这两个大家族。

不能一次性将他们打落神坛,朱樉就不会动手。

他要的是一击必杀!

听到朱樉的话,宋濂松了口气,只要不是挖儒家的根就好!

“殿下,治理封地,自然是要用到儒家学说的,不让几位殿下学习儒家经典,又怎么治理封地?”

“宋先生,难道治理封地,就必须用儒家学说?”朱樉反问。

“难道不是吗?”宋濂愣了一下。

朱樉笑了下,缓缓开口:

“一千多年前的文景之治可没有用儒家学说,当时的文帝与景帝主张的可都是黄老学说的无为而治。”

“现在,先生是否还觉得,治理天下,必须用儒家学说?”

朱樉笑着看着宋濂,言语之间还是有所收敛的。

不然他直接说儒学是误国学说的话,他的这位授业恩师,恐怕会直接嘎了。

“这…”宋濂无法否认朱樉所说的事实。

文景二帝可是许多读书人心目中的圣明君主,他宋濂,可不敢去否认文景二帝的功绩。

不然,遗臭万年都是轻的。

“既然宋先生也认同学生的观点,那本王的弟弟不学四书五经也是可以的。”

“事实上,帝王之道,治理天下的学问全在史书里写的明明白白,只要认真研读史书,并加以实践,未必不能治理好天下。”

“教授本王的弟弟学习历史,治理天下,那再治理封地,岂不轻而易举?”

朱樉又道。

“殿下,慎言,治理天下之学问,岂是藩王能学?”宋濂吓了一跳,连忙说道。

此言当真是大逆不道,帝王之道,治理天下,只有储君和帝王才可学,藩王没有资格。

闻言,朱樉看向身边的朱标,笑问:“老大,你觉得呢?”

“唐太宗有言:夫以铜为镜,可以正衣冠;以史为镜,可以知兴替;以人为镜,可以明得失。”

“孤觉得,皇弟们学学历史,没什么不好。”朱标回答的很自信。

他不会认为自己的弟弟们学会了帝王之术就是自己的威胁,她也有信心压服弟弟们。

因为,弟弟就是弟弟!

嗯…老二这个异类不算。

“这…”宋濂看了看朱标,叹了口气。

人家太子都不担心,自己搁这儿操什么心!

外面偷听的老朱听到朱标此言,心中一阵欣慰。

“标儿是个好孩子,也是个好大哥,更是个合格的太子。”

“这般自信的风范倒是像咱!”

老朱也不担心他的其他儿子以后会造朱标的反,且不说朱标自身的能力有多强,光是朱樉毫无保留的站在朱标身边,朱标的皇位就足够稳固。

不过老朱心里总有一种预感,自己以后会因为朱樉当太上皇。

大本堂内。

宋濂再次看向朱樉:“老臣同意殿下说的有道理,但总不能一点儒学都不学吧?”

“尤其是君臣有别,臣子之礼等规矩。”

“宋先生,你也教授过本王,自是知道,本王对那些繁文缛节最不喜欢。”朱樉道。

宋濂点点头,如果说朱标是个君子,那朱樉就是混世魔王。

更何况,朱标本来就是君子。

“所以,在本王看来,懂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,懂人伦纲常,有道德观就足够了,规矩学的太多,反而束缚思想,思维变得固化,失去了少年人该有的张扬。”

“人生在世,当肆意洒脱,不然,岂不白来人间一趟。”

朱樉笑道,一股少年身上该有的热血洒脱油然而生。

一旁的朱标被感染到,心中燃起一股热血。

曾几何时,他也是个少年郎。

可他是嫡长子,一出生就是要继承家业的,自然不能像其他弟弟一样。

从他懂事起,少年的洒脱,被他压制了下去,他被迫变得成熟。

他羡慕朱樉的肆意洒脱,也想像一个普通少年郎一样,看一场雪,追一个梦!

宋濂被朱樉的最后一句话震撼到,不由回想起了自己年少之时。

为求学,寒冰腊月借书回来抄,整个人都冻成狗了,只因自己当时的梦想便是成为一代大儒。

“少年人的天性,不应该被束缚!”

“我朱家,也有能力让我朱家的子弟,当一个真正的少年郎!”

……



此刻,在大本堂外偷听的老朱不由陷入了沉思。

咱是不是对孩子们太严厉了?

他们都还小,爱玩一点没错。

咱让他们学习,是因为咱小时候没机会学。

老朱是个很善于思考,善于总结自己错误并学习的人,从一介布衣一跃成为皇帝,想坐稳这个皇位,不多想想不行。

这段时间将朝政交给两个儿子,他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。

从国家大事,到子女之事。

老朱也发现了,他和儿子相处起来,总感觉少了一点什么,就是和寻常人家的父子不同。

自己小时候和父母相处的时候,也不是这样。

哪怕是和老大朱标相处,也总感觉少了一点父子之情。

以前他的大部分精力都在国事上,但也没有注意到这一点,现在听到朱樉的话,颇有一种拨开云雾见天明的感觉。

那就是那些繁文缛节太多,他和子女相处,更多的感觉像是君臣,不是父子。

农民出身的他,比历代帝王,都更加看重亲情。

想明白这些,老朱的脸上浮现一抹怒色。

咱就说,咱怎么感觉不对劲,原来都是儒家的规矩害的。

弄的咱想跟儿子亲近一下都不行,特娘的!

老朱心里毅然决定,以后将宫里的一些规矩给废了,免得再祸害自己儿子。

儿子就是儿子,搞成君臣,那咱岂不是白生这么多儿子了?

“家”的观念在老朱的脑海中根深蒂固,小时候的悲剧,让他更想要一个完整的家。

回想起自己跟朱樉相处的一幕幕,虽然这个儿子经常气自己,但和他相处的时候,自己更加轻松,感觉就和寻常百姓家的父子一样。

“幸好老二这小子没被那些破规矩祸害。”老朱心里笑了笑。

至于废规矩会不会被那些文官反对,老朱才不会担心这些。

他只会笑呵呵的和对方说:爱卿啊,咱的刀子几个月不出鞘了,你帮咱试试咱的刀子还锋不锋利?

他,朱元璋,是大明帝国的开国皇帝,又岂会受制于文官。

否则,他也不会成为历史上那个杀文官如屠狗的洪武大帝了。

……

大本堂内。

宋濂刚刚被点燃的热血因为自己的年龄而褪去,他神色复杂的看着朱樉。

决定不再反驳朱樉,他已经达成了读书人的最高成就,太子太师(电视剧《朱元璋》第22集六分三十几秒),也就是未来的帝师。

没必要再去得罪如今威势正盛的秦王。

况且,秦王朱樉所言,也只是针对皇子藩王,又不是针对如今天下教育。

就算传出去,有这个理由,也能站得住跟脚,当然,就算有一些人弹劾秦王朱樉此举狼子野心,也没有自己什么事。

毕竟,这是人家老朱家的家事,他一个外人掺和什么?

想明白这些,宋濂再次看向朱樉,拱手道:“只要陛下和皇后娘娘不反对,老臣愿改变教学内容。”

闻言,朱樉脸上露出满意之色。

宋濂如此识趣,也不枉他费这么多口舌。

“先生请放心,父皇和母后那里我去说。”

宋濂点点头,既然已经说开,就没他的事了。

“既如此,那太子殿下,秦王殿下,老臣就先回去了。”

“宋先生何出此言?”朱标诧异道。

“既然几位殿下不读四书五经了,那老臣也就不用再教学了。”宋濂如实道。

朱标闻言,看向朱樉。

宋濂是老朱请来教导皇子的,要是就这么走了,老朱恐怕会生气。

朱樉微微颔首,表示自己心中有数。

“宋先生,就算本王的弟弟们不读四书五经,也需要您来教学。”

“本王打算专门为弟弟们开设一门国学课(语文),这门课程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基本手段,也是培养逻辑思维的基本手段。”

“另外,这门课程,也有为人生奠定基础的重要作用。”

“总而言之,这门课程,是学习所有知识的基础。”

“之后,本王会给先生一份大纲,请先生编写一本国学教材。”

“本王的弟弟将来就藩之后,一切都要靠他们自己,所以本王希望他们能在小时候,就多学一些其他的知识,开拓他们的视野,而不是只读圣贤书。”

朱樉起身,对宋濂行学生礼。

编写语文课本这件事,朱樉自问没那么多的知识储备,而宋濂就不同了,当世没有几个人能比得过他。

这么好的工具人不用,岂不是白白浪费。

朱樉心中的小算盘打的很响。

“宋先生,我朱家子孙日后成才亦会牢记先生编写国学教材之恩。”朱标也跟着起身行学生礼,言辞恳切,让宋濂一时之间犯了难。

况且,一个储君,一个藩王之首,都表达出这般大的诚意了,宋濂再拒绝就是不知好歹了。

哐当!

大本堂的门被忽然推开,老朱直接走了进来。

“宋濂,咱儿子都给你行礼了,你就说你答不答应吧?”

老朱盯着宋濂说道。

偷听许久,他也是再次认识到了这个自己挂在嘴边的逆子,其胸怀与格局,远非一般人所有。

“从始至终,咱都错看了这个儿子。”老朱心里一阵感慨。

“老臣参见陛下!”宋濂赶紧给老朱行礼,接着便道:

“太子殿下和秦王殿下所请,老臣自当竭尽全力。”

“而且教导皇子,也是老臣的本分。”

宋濂是知道,朱标这些兄弟们之间的感情的,皇子们若成才,也能更好的守护大明江山。

“学生,谢过先生!”朱标朱樉相视一眼,齐声道。

“这都是老臣应该做的,两位殿下不必多礼!”宋濂也是朝着两兄弟行礼。

其实对待宋濂这种人,来软的比来硬的效果好。

否则,朱樉一开始就把刀架在他脖子上了。

“父皇,您何时来的?”这时,朱标问向老朱。

“咱来好一会儿了,听见你们在里面说话,咱就在外面听了一会儿!”老朱笑着解释。

“偷听就偷听,说的那么好听干嘛!”朱樉小声嘀咕,传到老朱的耳朵里,后者脸色瞬间就黑了。

宋濂眼观鼻鼻观心,一副自己什么也没听到的样子。

朱标则满脸无语,没有母后镇压,这两人怕是又要对上了。

“咳!咳!那个,皇子们学业之事,咱先去跟皇后说说哈!”



大本堂。

老朱刚刚走出门口,宋濂也对着朱樉朱标行礼告退。

“老大,你说老头子不待在后宫生儿子,没事瞎跑什么啊?”

还没走远的老朱听到大本堂传出的声音,顿时一个趔趄,脸色黑如锅底。

宋濂身子一颤,朝着老朱一拱手,便脚下生风,迅速消失在了此地。

我什么也没听到,什么也没听到!

也难为宋濂一把年纪,还能跑的这么快。

“老二,父皇还没走远呢!”

“哦,那我等会儿再说!”

大本堂内的声音消失,老朱挥手招来老太监,朝着坤宁宫走去。

——

跟随朱标回到东宫,朱樉直接躺床上养精神去了。

他现在要整理一下自己脑海中的知识。

前世处于信息大爆炸时代,每天接受的信息实在是太多了,要整理出来,不是一两句话的事。

巳时,大本堂。

朱樉恢复好精神之后,就已经在这里等着了。

朱橚三兄弟慢悠悠的走了进来,外面老朱拉着马皇后的手,躲在墙角。

“咱俩就在这儿听着就好。”老朱小声说道。

“自己儿子你还要偷听。”马皇后没好气的说道。

“这咋能叫偷听呢?”老朱嘟囔道。

“行了,你真是越活越过去了。”

“老二不是说要改变对皇子的教育方式吗,咱就一起进去听听。”

马皇后不管老朱愿不愿意,拉着老朱的手,就走了大本堂。

朱樉看到两人,略微有点意外。

而朱橚三人知道老朱和马皇后就在外面,不过老朱不让他们说,所以也就没和朱樉提起。

“孩儿参见父皇、母后。”朱樉老老实实行礼。

他可以气老朱,但不会不管马皇后的想法。

“嗯,起来吧。”马皇后满意的点点头。

“我听说你要改变皇子们的教育方式,就跟你父皇来听听。”

闻言,朱樉下意识看向老朱,他前面说要跟马皇后说这事,结果马皇后就准时来了。

老朱的下巴微微扬起,看上去有些得意。

朱樉嘴角略微抽搐,老朱现在是越来越放得开了。

“既然父皇和娘都想听,那就先坐下吧!”

随后,朱樉看向自己的三个弟弟,朱橚、朱桢、朱榑。

清了清嗓子,开口道:“开始之前,我先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。”

只见三兄弟满脸的期待之色,眼睛里闪着光。

见此,朱樉微微一笑:“从今以后,四书五经什么的,你们都不用学了。”

话音落下,三兄弟直接欢呼了起来,他们早就不想遭受四书五经的折磨了。

“咳咳!”老朱在后面咳了两声,三兄弟这才反应过来,父皇母后都在身后呢!

刚刚实在是高兴过了头。

不过虽然安静了下来,但脸上的喜色,怎么也掩饰不住。

这时,朱樉再次开口:“而且今后,你们的学习时间,每天也只有四个时辰,上午巳时到大本堂,学习一个半时辰,下午未时开始,学习两个半时辰,上五天课,休息两天,其他时间,你们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。”

“比如老五。”

听到朱樉提到自己,朱橚立马坐直。

“老五就喜欢医术,他就可以在完成课业之后,去学习他的医术。”

“你们也不要觉得这不是不务正业,每个人生来都有自己的用处。”

“李白的诗是怎么说的?”

“天生我材必有用!”

“等老五学有所成之后,咱们自家人有个什么毛病的话,就能让老五看,老五是自家人,是我们的兄弟,是我们可以无条件相信的人。”

“而那些太医呢?和我们非亲非故,一旦被人收买,我们的命可就没了。”

“所以你们要明白,只有自己的亲人、兄弟是最可靠的。”

朱樉缓缓说完,看向朱桢与朱榑,最后目光落在了老朱与马皇后身上。

历史上马皇后是洪武十五年病逝的,但是不是正常病逝,无人可知。

史书可以作为参考,但不能完全相信。

让朱橚提前学习医术,也是为了以防万一。

老朱和马皇后听完朱樉的话后,目光也是落在了朱橚的身上。

他们以前对朱橚的教育,都是从皇子亲王的角度。

此时经过朱樉的提醒,他们也是反应了过来。

他们见惯了人间的悲欢离合、尔虞我诈,知道除了自己的亲人之外,其他人都不可信。

与其将命放在非亲非故的太医身上,不如放在自己儿子身上。

反正自己儿子是不可能害自己的。

听到自己二哥把自己说的这么重要,朱橚也是激动的脸色涨红。

“父皇,母后,二哥,六弟,七弟,你们放心,我一定好好学习医术。”

“哈哈,好,咱儿子有志气!”老朱毫不客气的夸奖,马皇后也是眼角含笑。

朱橚看着朱樉,眼中满是感激。

自己终于得到了父皇的认可。

“说完每日的作息,还有休沐制度,那接下来再说说你们今后要学习的内容。”

“你们都是皇子藩王,领军打仗,治理封地,这都是你们必须会的。”

“所以你们接下来要学的课程,主要有国学、算学、历史、军事这四门。”

“国学依然由宋濂宋先生教,算学我会从国子监找一算学博士,历史我会去请诚意伯来教。”

“而军事方面嘛!”

说到这里,朱樉看向老朱:“父皇有没有什么人选?”

对上自己儿子的眼神,老朱也开始沉思起来。

“嗯…那咱就让天德(徐达.字)、伯仁(常遇春.字),还有保儿(李文忠小名)来教你们。”老朱最终决定。

此三人是他最信任的人,让他们来教自己儿子,他放心。

“那军事课,以后就由两位叔叔和表哥来教。”

“不过还希望父皇等会儿能给他们下道圣旨。”

“也行!”老朱没多想。

定下授课先生,朱樉将一份作息表递给了朱橚三人。

“今后,你们要严格按照这份作息表来执行。”

“现在,我就先给你们上第一堂国学课。”

“这堂课的内容只有一个。”

“那就是: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!”



“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!”

此话一出,大本堂内落针可闻,朱橚三兄弟还有马皇后的目光全都转移到了老朱的身上。

因为在场几人都知道,老朱和孟子有一段不得不说的过往。

事情发生在洪武三年,老朱在读《孟子》这本书的时候,读到了这么一句话。

“君之视臣如草芥,则臣视君如寇仇。”

这话是什么意思呢?

皇帝如果不把大臣当回事,大臣就会怨恨皇帝。

老朱是什么人?

杀官员如屠狗的洪武大帝,带着一票兄弟推翻了元朝统治,典型的“枪杆子里出政权”。

所以看到这句话,勃然大怒,表示这不是臣子该说的话,于是直接就将孟子赶出了孔庙。

甚至扬言说:“倘此老在今日,岂可免我一刀。”

意思是倘若你这个老家伙今天要是出现在咱面前的话,咱一定给你一刀。

除此之外,还有“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”这句话让老朱很不喜欢。

众所周知,这句话就是强调人民的重要性。

而孟子的这句话,其实是和传统的儒家相违背的。

当年汉武帝之所以“独尊儒术”,是因为董仲舒告诉他:我们儒家将来要宣传的是“君权神授”,是“三纲五常”,是皇帝您天下第一,其他人都要供奉您,都要以您为尊。

但孟子这个老同志,他不讲武德,是儒家当中的异类。

他这句话的意思是:皇帝你可不要骄傲,如果老天爷是老大,你小子也当不上老二,老二是天下的黎民百姓,老三是江山社稷,小老四才是你这个小皇帝。

这老朱能忍得了这个?

他的天下是自己一刀一剑拼出来的,可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。

要是孟子你这个老家伙说的是对的,那咱费了这么半天劲,合着是给天下百姓打工?

那么当年元朝压迫的时候,你们这帮人干嘛去了?

少特娘的给老子整这些没用的!

这大明朝是咱建立的,天下也是咱老朱打下来的,所以这一切都是咱老朱说了算,你孟子必须收回你那些不切实际的“糟粕”之语。

于是老朱就让大学士刘三吾,把《孟子》中的一些不合时宜的文字给删掉。

结果这一删,用力过猛,直接把近一半的字都给删掉了。

《孟子》一书大约有三万八千多字,光删掉的就有一万六千多。

不过在老朱去世之后,《孟子》的未删减版再次公开发行,也不知道老朱泉下有知的话,会不会从棺材里蹦出来。

好在此刻的老朱还不知道他死后发生的事,他的嘴角有些抽搐,瞪着朱樉。

这逆子,是不是非要气死咱?

你难道不知道咱不喜欢这个孟子吗?

你还当着咱的面,用他的话,教导自己的弟弟。

逆子,逆子啊!

但朱樉就好像没看到老朱的眼神一样。

他看着自己的三个弟弟,开口道:“孟子这句话的意思,就是百姓是最重要的。”

“纵观历朝历代的读书人,也只有孟子说出了实话。”

“而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学说,君权神授,未必就没有讨好汉武帝的想法。”

“时值汉武帝想要找匈奴复仇,天人感应学说恰巧出世,这就给了汉武帝稳定国内局势,统一国内思想的理由。”

“然后借助公羊学派的大一统,大复仇思想,正式开启了对匈奴的复仇战争。”

“所以在汉武帝的眼里,学说什么的,只不过是他统治王朝的工具。”

“一个英明的君主,是不会让自己陷入某一种学说之中的。”

“言归正传,孟子这句话,道尽了王朝更替的本质。”

“无论王朝如何更替,百姓依然是百姓,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。”

“恩,咱们父皇不算,以一介泥腿子之身夺得天下,上下五千年也就出了这么一些玩意儿。”看到老朱,朱樉又立马补充了一句。

不过这话落在老朱的耳朵里,却是让的他的脸皮一阵抽搐。

(╬•̀皿•́)

这逆子,你到底是在夸咱还是在损咱?

哼,咱倒要看看,你能说出什么花来!

否则的话,咱一定让妹子揍你!

马皇后狠狠瞪了朱樉一眼:臭小子,没大没小的!

朱樉笑了笑,知错不改。

他看着听的入神的三兄弟,继续说:

“所以,一个王朝想要长久,民心必不可失!”

“你们日后就藩,也不能欺压百姓。”

“百姓,是一个王朝的根基!”

三兄弟连忙点头,示意朱樉继续说。

“而从孟子这句话中,我总结出了一个道理。”朱樉停了下来,看着三兄弟。

“二哥,是什么道理?”朱桢立马当起了捧哏。

“问得好。”朱樉笑道。

“这个道理就是,一个王朝,只有将朝廷建立在百姓的心中,这个王朝才能深受百姓爱戴,才能长久。”

“朝廷的威严,也不一定需要严刑酷法,只要百姓心中认可,哪怕没有这紫禁城,没有这奉天殿,朝廷,依然是神圣威严的。”

下方的老朱听到这话,不由陷入了沉思。

在百姓的心中建立朝廷,这真的可以做到吗?

身旁的马皇后察觉到老朱的异常,轻轻握住了老朱满是老茧的手掌。

“那,二哥,怎么才能把朝廷建立在百姓心中呢?”朱橚出言问道。

听到这个问题,老朱也抬起头盯着朱樉。

只见后者微微一笑。

“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。”

“首先我们要明白,百姓需要什么?”

“寻常百姓,最大的愿望,不过是吃饱穿暖而已,这一点,咱们父皇深有体会。”

朱樉将目光移向老朱,朱橚三兄弟也顺势看了过去。

老朱缓缓点头:“咱当初要是能吃上一口饱饭,咱也不会造反了。”

“所以,只要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,百姓会发自内心的忠心这个王朝,爱戴这个皇帝。”

“因为历朝历代的帝王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,哪怕是万邦来朝的盛唐也没有解决。”朱樉缓缓说道。

“那,老二,这又是为什么呢?”一道熟悉的声音在门口响起。

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